9月3日,趙石畔運營洗煤廠通過優化生產工藝、精準調整技術參數,成功將井下原煤熱值提升至5000 大卡,產品各項指標均符合電廠用煤標準,為企業煤電一體化產業鏈協同高效運轉注入強勁動力。
作為煤電一體化布局中的核心環節,洗煤廠承擔著為電廠提供優質燃煤的重要任務。此前,受井下原煤賦存條件影響,洗選后原煤熱值長期維持在4300-4800大卡區間,未達到電廠鍋爐高效燃燒所需的5000大卡標準。針對這一痛點,洗煤廠成立專項小組,精準制定優化方案。在生產環節,科學測算生產線承載能力,逐步增大入洗量,提高精煤產率;同時,聚焦重介分選核心參數,技術人員實時跟蹤原煤煤質變化,動態微調介質密度,確保分選精度與效率雙提升。
調整過程中,洗煤廠與電廠建立實時溝通機制,同步反饋燃煤指標,精準匹配電廠用煤需求。最終,經檢測,調整后原煤熱值穩定達到5000 大卡,水分、粒度等指標均滿足電廠要求。此次突破不僅降低了電廠燃料消耗,更強化了煤電環節的協同聯動,為后續產業鏈深度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此次原煤熱值達標突破,不僅是洗煤廠技術攻堅能力的直接體現,更標志著公司煤電一體化“產洗用” 閉環鏈條的實質落地。作為區域煤電一體化重點項目的核心支撐,洗煤廠此次成果不僅夯實了公司自身的燃煤保障能力,更對穩定區域電力供應、推動能源產業綠色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未來,洗煤廠將持續深化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協同,以更精準的工藝管控、更高效的聯動機制,為煤電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。